逗游网: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发布时间:2020-06-02 14:21 来源:小黑盒社区 作者:温柔 编辑:潘东子
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中有些配件有隐藏属性不容易被广大玩家发现,结合这些隐藏属性该怎么配装呢,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使命召唤16现代战争中武器装配思路,一起来看看吧。
序章
前半部分主要是说一下本作COD中我的配装思路,不是具体配装。后半部分是科普一下大部分常用配件的属性,以及挖一下个别配件的隐藏属性。
对于配装思路部分,你有你的思路也欢迎发表你的理解,勿抬杠,非要杠那就是你说的对。如果我的某些数据有误,欢迎指出,我会作更正。
本文新手向,如果我说的东西你都知道,请不要在评论区说什么“这不是常识吗””还有人不知道吗“之类的。我写这些东西是给不知道的人看的,你知道不等于所有人都知道。你愿意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最好,觉得看了没用直接返回也行。整理思路整理图片要一天,码字半天,来了留一句yygq的话在这,什么用没有。要不你也随便写点啥出来让我看看,如果有我不知道的东西,我给你点赞,点帮上头条。
如果想了解武器和配件的详细属性,可以去B站搜武器名,大部分热门武器B站都有UP做武器和配件的详细数据,我个人觉得胖司机(直接搜索胖司机)和夜王(搜索奈特罗徳)的比较干货,可以去关注一下,看看他们的视频。
在本文中有提到后坐力框架、随机散布、Gunkick这些属性,如有不理解,请结合后坐力中的细节:后坐力框架,随机散布和Gunkick食用。该文章中我测试了大部分影响后坐力的配件属性,对你选择什么握把有帮助。
近期会更新一期大部分常用武器的配装贴,针对各种打法做多套配装(比如侧重跑射、移速、腰射或稳定)。再之后会写一篇手柄FPS入门,谈谈我入坑主机三年来的手柄FPS经验以及游戏内的设置,感兴趣可以点个关注。
我这有个30多人的小群,一般情况下白天吹逼晚上开黑,没有KD要求,萌新有啥问题也可以问我,感兴趣的话私聊我要群号就行。
先说说我对配装的看法
一把枪的底子(射程、TTK、基础开镜时间、跑动硬直、后坐力框架、Gunkick)决定了它适合在什么距离用。任何配件都是在这把枪的底子上进行改动的。长枪改的再短,近距离也不如短枪好用,反之亦然。
战区这种交战环境复杂多变,容错率低的场景,一把枪再怎么改,也不如选择双倍火力,两把枪互补短板各司其职来的强。
大于跑射速度的开镜速度收益不大。溢出的这一部分根据个人喜好,一般来说近距离给跑射速度/机动性/腰射,中距离给射程/机动性/跑射/续航,远距离给射程/稳定/续航,都比无脑堆开镜速度收益大。这一部分下面详细来说。
跑射速度和开镜速度
在大部分FPS中,奔跑时按开火键有一个延迟,这个延迟就是跑动硬直。一般情况下大部分FPS的跑动硬直都是固定的,但这代COD中除了武器本身的跑动硬直时间,还有两个可以降低跑动硬直的配件,5mw和微粒握把(繁体为斑点握把)。跑动硬直越短,奔跑时可以打出的第一发子弹就越早,也就等于降低遭遇战TTK。
奔跑状态遇敌,同时按开镜和开火。开镜速度>跑动硬直,跑动硬直结束后,开镜完成前打出去的子弹和腰射一样有随机散布,散布范围比完全不开镜小一点。开镜速度<跑动硬直,开镜完成后依然要等待跑动硬直结束才能打出子弹。这个后摇不可取消,跳跃滑铲也不行。
不要无脑堆开镜时间,最好配合加跑射速度的配件,尽可能让跑动硬直=开镜时间。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方可能有人,都会选择提前预瞄,开镜拉过去,这时“瞄准时的移动速度”更重要一些。确定有人的话,则是冲刺+跳,或者滑铲,快速拉出掩体然后开镜射击一起按,这时候开镜速度只要不大于跑动硬直就足够了。至于为什么要在确定一个地方有人的时候要快速拉出掩体再对枪,可以看一下FPS中的视野差和延迟机制。
如何确定开镜时间是否超过跑动硬直:自定义码头配好枪以后找一个比人低的物体(或机动护盾),奔跑时同时按开镜和开火,对墙打三四发子弹,然后观察弹道是否规律,多试几次。如果有一发子弹落点随机,不在正常的后坐力框架上,说明瞄准速度>跑动硬直。如果瞄准动作已经完成了还要停顿一下才能打出子弹,说明瞄准速度<跑动硬直。
按照我的配装思路,我更倾向于在本体小图堆满跑射硬直,同时让瞄开镜速度≥跑动硬直越接近越好。剩余的格子看需求堆别的属性。
在战区单排、本体中大地图中,由于对射程、稳定性的需求比本体要大,带一个降低跑射硬直的配件应对遭遇战。
在战区组排时,步枪对跑射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步枪消音、大弹匣和长枪管基本都是标配,剩余配件位不多。有UAV、心跳以及队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获得的信息量就更多,遭遇战更少。负责近距离的武器堆跑射,负责中距离以上的步枪在基础跑动硬直内堆稳定和射程就行了。如果是固定队中的突击手,用主打近距离的RAM7或M4,可以带一个微粒。
机瞄还是镜子
机瞄再优秀也不如镜子视野好。一个低倍镜能有效改善视野。机瞄可以让你多一个格子改善枪的属性,但属性再好前提也是打得中。我的思路是50m内能适应机瞄就用机瞄,因为有红名。实在适应不了不要强求自己,去掉一个自己认为损失最小的配件换镜子吧。
机瞄准星是圆型+一个立柱的武器(如M13、MP5、RAM7),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圆上效果更好。盯着圆找圆心,用圆心打人,比只盯着中间那个尖效果好得多。
50m外敌人就没有红名了,机瞄优秀的Grau556这种依然可以用,m13这种遮挡较多的优先考虑镜子,有效提升远距离命中率。
不要无脑用那个GI(繁体应该叫这个吧?),毛子的瞄具纵向视野更好,更适合RAM7这种特别挡视野的枪。MP5用GI可以拆掉机械瞄具,GI更好用一些。
高倍镜我最喜欢用的是那个集成双用瞄具,繁体叫什么我就不清楚了。这个镜子的镜内视野和边框遮挡是3-3.5倍中最好的,而且用低倍镜的时候高倍镜取代枪身,不像倾斜瞄具一样视野遮挡贼大。双用镜子的开镜速度比单用的要慢,对开镜速度敏感的话还是VLK3.0吧。
配件属性的规律,以及一些配件的隐藏属性
长枪管的差异
突击队握把在不同的枪上的差异:
其他配件
开镜时间阈值和跑动时间阈值
部分武器的跑动硬直和开镜时间会堆到上限,超出的部分没有收益,这一部分可以去看B站UP主胖司机的武器评测。就目前我看到的来说:
RAM7的跑动硬直有阈值,5mw和微粒只需要带一个,两个都带只有一个有收益。
机枪PKM和M249有开镜时间阈值,全堆开镜时间的话有属性浪费。
上一篇: valorant无畏契约新手必看攻略
下一篇: 我的世界地下城弓箭&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