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游网: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发布时间:2021-03-17 10:37 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third1999
戴森球
收起9.戴森球
如果想要建设白糖线,就需要理解、建造和利用戴森球。
什么是戴森球?
其实,戴森球的本质就是太阳帆,它能吸收光能,供给行星利用。
游离的太阳帆有一定的寿命,可以升级,满级时为3600秒。
戴森球有两种存在形式:
第一种是游离的太阳帆,环绕恒星,称为戴森云。
第二种是固定的太阳帆,包裹恒星,称为戴森壳。
戴森云有一定的寿命,会不断损耗。
而戴森壳则是永久的,不会损耗。
如何建造戴森球?
因为戴森球分为戴森云和戴森壳,所以建设戴森球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戴森云:
首先,量产太阳帆。
生产太阳帆的主要材料是石矿和石墨烯,石墨烯用可燃冰很容易量产。
然后,编辑戴森云轨道。
戴森云的轨道半径越大,某时刻行星可以接收能量的区域就越大。
如果戴森云的轨道半径大于行星公转半径,行星就可以全天全区域接受能量。
戴森云的轨道倾角要尽量与电磁轨道弹射器所在行星的轨道倾角相同,可以减少俯仰限制的时间。
最后,用电磁轨道弹射器将太阳帆发射到戴森云轨道,形成戴森云。
电磁轨道弹射器要修建在纬度57°附近,可以减少俯仰限制的时间。
因为有巨行星的遮挡,电磁轨道弹射器不适合建在母星,而应建在其他行星上。
第二阶段,建设戴森壳:
首先,量产小型运载火箭。
小型运载火箭的生产线非常复杂,不建议在发展阶段生产。
等到科技全解锁后,所有材料都利用高效公式生产,会极大地降低难度。
对休闲玩家而言,秒产0.5或1就足够了,可以供给6或12个垂直发射井。
然后,编辑戴森壳的节点、框架和壳。
先修建节点,再在节点间连线修建框架,再在被框架包围的区域修建壳。
最初只能编辑纬度为0的一圈,在解锁并升级科技戴森球应力系统后,可以提高能够编辑的纬度。
最后,用垂直发射井将小型运载火箭发射到戴森壳节点位置建造节点,节点会吸收戴森云自动修建戴森壳。
戴森壳的节点越多,太阳帆吸附的速度就越快,壳的修建速度就越快。
垂直发射井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星系内有未完工的戴森壳节点和足够的小型运载火箭,它就会不间断地工作。
如何利用戴森球?
建好戴森球后,需要在行星上建造射线接收站(简称“锅子”,下同)来进行利用。
当锅子能够被太阳帆照射到时,它就会向戴森球请求能量,戴森球会把能量发送给锅子。
如果戴森球的能量大于锅子的总请求,每个锅子都会获得请求的全部能量(全白字)。
如果戴森球的能量小于锅子的总请求,能量会被所有锅子分摊,每个锅子只能获得请求的部分能量(有黄字或红字)。
注意,能量接收会有损失,可以通过升级射线传输效率来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锅子持续工作的时间越长,持续接收值(0-100%)就越高,可以大幅提高锅子功率并减少能量损失。
所以,建造锅子的最佳地点是南北极,戴森云轨道的半径要尽量大些,这样可以延长锅子的持续工作时间。
引力透镜可以让锅子的功率加倍,但在发展阶段,意义不大。
因为在发展阶段一般都还没有建成戴森壳,只有戴森云,戴森球的功率很低。
引力透镜只能提高锅子的功率,但无法提高戴森球的功率。
比如,戴森球功率为100MW,1个锅子的请求功率为50MW,戴森球可以供给2个锅子。
用引力透镜后,1个锅子的请求功率提高到100MW,但是戴森球功率仍然只有100MW,只够供给1个锅子了。
能量是不会凭空产生的,所有锅子能接收到的总能量,不会超过戴森球能供给的能量。
不论是否用引力透镜,只要锅子造的足够多,你拿到的总能量是不会变的。
在母星系的发展阶段,太空常驻1万太阳帆的总功率也只有360MW,1个锅子的请求功率就有将近80MW。
所以,虽然引力透镜的消耗量很低,但也没有必要去折腾,多造几个锅子就行了。
只有到了量产阶段,完成了戴森壳之后,当戴森球功率很高时,使用引力透镜才会有意义。
锅子接收到的能量,可以用来直接发电,或者生成临界光子。
临界光子可以在微型粒子对撞机逆变为反物质和氢气,反物质是生产反物质燃料棒和白糖的材料。
直接发电后将电能存入蓄电器,或者用临界光子生产反物质燃料棒供给人造恒星,是利用戴森球的两种主要方式。
戴森球功率是什么?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在游戏里,可以理解为单位时间内产生或消耗能量的多少。
即:功率=能量/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W,能量的单位是J,时间的单位是min(60s)。
1W=1J/s,即1W=60J/min,或1MW=60MJ/min。
如果戴森球功率为100MW,就是说它能在1分钟内产生6000MJ的能量。
产生光子需要戴森球功率达到多少?
游戏中,临界光子的能量为750MJ。
如果想要在1分钟内产生1个光子,所需要的功率就是750MJ÷60s=12.5MJ/s,即12.5MW。
但锅子接收能量是有损失的,12.5MW产生1光子,只有在锅子的能量接收率100%时才能达到,这需要无尽升级。
如果只把射线传输效率升到7级,当持续接收值为100%时,锅子的能量接收率可以达到81%。
即:输出功率=请求功率×81%。
想要达到输出功率为12.5MW,就需要请求功率为12.5MW÷81%≈15.43MW。
这就是光子产量为1/min时,戴森球所需要达到的功率。
也就是说,射线传输效率7级且锅子持续接收值100%时,戴森球功率每增加15.43MW,光子产量可以提高1/min。
产生光子需要多少太阳帆?
1个太阳帆的基础功率是36KW,即0.036MW。
锅子能量接收率为81%时,光子产量为1/min需要戴森球功率为15.43MW。
那么,需要的太阳帆就是15.43MW÷0.036MW≈429个。
注意,恒星光度可以提高太阳帆的产能,太阳帆的实际功率=基础功率×恒星光度系数。
比如恒星光度系数为1.5,那么太阳帆实际功率就变成0.036MW×1.5=0.054MW。
这时,光子产量为1/min需要的太阳帆就减少为15.43MW÷0.054MW≈286个。
产生光子需要多少锅子?
在持续接收值为100%时,1个锅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62.5MW。
光子产量为1/min需要功率为12.5MW,所以,1个锅子的光子最大产量为62.5MW÷12.5MW=5/min。
引力透镜可以使锅子的功率加倍,那么,1个锅子的光子最大产量就是10/min。
锅子的参数意义如下:
①实际输出功率:锅子实际输出的可以被利用的功率。
实际输出功率=接收功率×能量接收率,图中为40.7MW×81.03%=33MW。
输出功率可用于生产光子,光子产量1/min需要12.5MW,图中锅子的光子产量为33MW÷12.5MW=2.64/min。
②持续接收值:锅子连续工作的奖励,可以提高最大输出功率和减少能量损失。
持续接收值初始为0,随锅子连续工作而增长,最高为100%。
持续接收值100%能提高最大输出功率为37.5MW,即基础最大输出功率的1.5倍,线性增长。
游戏中,锅子的基础最大输出功率为25MW, 所以最大输出功率最多可提高为25MW+37.5MW=62.5MW。
减少能量损失受太阳能射线基础能量散失的影响,非线性增长。
在射线传输效率7级时,太阳能射线基础能量散失为31.62%,持续接收值100%最多可减少能量损失为12.65%。
最终,锅子的能量损失会减少到31.62%-12.65%=18.97%。
③最大输出功率:当锅子的请求功率被全部满足(接收功率=请求功率)时,锅子所能达到的输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基础最大输出功率+持续接收值奖励,图中为25MW+37.5MW=62.5MW。
④能量接收率:接收功率在扣除能量损失后,剩余功率的所占百分比。
能量接收率=1-太阳能射线基础能量散失-持续接收值奖励,图中为1-31.62%-12.65%=81.03%。
⑤接收功率:戴森球分配给这个锅子的功率。
当戴森球功率大于总请求功率时,接收功率=请求功率。
当戴森球功率小于总请求功率时,接收功率=戴森球功率÷锅子数(所有锅子工作状态相同)。
图中戴森球功率小于总请求功率,有28个锅子在工作,所以为1.14GW÷28=40.7MW。
⑥请求功率:锅子能接收的最大功率。
请求功率=最大输出功率÷能量接收率,图中为62.5MW÷81.03%=77.1MW。
使用引力透镜,可以使最大输出功率加倍,相应地,请求功率也会加倍。
⑦总请求功率:所有锅子的请求功率之和。
总请求功率=请求功率×锅子数量(所有锅子工作状态相同)。
图中有28个锅子,所以为77.1MW×28=2.15GW。
⑧戴森球功率:戴森球能供给锅子的功率。
戴森球功率=太阳帆基础功率×太阳帆数量×恒星光度系数。
太阳帆基础功率为0.036MW,图中的恒星光度系数为1.016,太阳帆数量约为31200。
所以,图中的戴森球功率为31200×0.036MW×1.016=1.14G。
下一篇: 鬼谷八荒幸运值对参悟影响分析